最新热门小说《 回到三国做刘禅》完结全文阅读独家推荐,此书主角是刘闪,由作者排骨著作。小说全文免费阅读讲述了:卧龙去世 不知道穿越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
小说简介
刘闪毕竟不是真正的刘禅,刚才吴太后的眼神确实可怕,刘闪担心露出破绽引来杀身之祸,收好诸葛亮的遗表后赶紧逃出大殿,黄晧在后面紧跟不舍。
回到三国做刘禅全文阅读
第1章 卧龙去世 不知道穿越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
刘闪幸运地获得了3次穿越成为皇帝的机会,可惜,他第1次穿越到了明末崇祯皇帝的身上,而且正好站在歪脖子树前;他第2次穿越到了南唐李煜的身上,手里正端着一杯宋太宗御赐的毒酒。 刘闪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这会儿应该是半夜,自己正躺在榻上,四周安静得出奇。借着淡淡的烛光,能看到枕边熟睡着一个貌似天仙的年轻女子。 这是刘闪的最后一次穿越,面对枕边秀色可餐的女子,27岁没碰过女人的刘闪没有半点兴致,他急于弄清楚自己到底是哪个皇帝。 “只能问问她了,千万别再是亡国之君!”刘闪犹豫着伸过手,刚触到女子的脸颊她就醒了,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刘闪。 “陛下,夜已深,您还不就寝吗!”女子温柔地说道。 “呃……我……”刘闪赶紧缩回手,他很想问清楚自己的身份,却不知如何开口。 “陛下,需要臣妾服侍您吗?”女子温顺地问道,一股清幽的香气扑鼻而来,刘闪有些醉了。
“呃……好……我……朕……” 刘闪吱吱唔唔地回答,女子柔软又温暖的身子慢慢靠上来,刘闪有些不知所措,毕竟自己活到27岁还没碰过女人。 刘闪脑子一热,忘了自己想问的问题,笨手笨脚地将女子揽入怀中,门外却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和急促的呼叫声。 “陛下!陛下!” “谁?”刘闪警惕地问道。 “陛下,是小奴黄晧啊,早朝时间已到,边关有两封急表传来。” “什么急表?”刘闪的心猛地一紧,不会有谁打进京城了吧?千万不要再是亡国之君啊! “陛下,长史杨仪上表:丞相在五丈原殡天了;边城永安传来急表:吴国全琮引兵数万,正屯于巴丘界口,目的不明!” “五丈原?杨仪?丞相?吴国?” 刘闪心里重复着这几个字,心里闪过好几个“卧槽”:现在的自己,分明就是东汉末期的蜀后主刘禅! 这是最后的一次穿越机会,怎么又是个亡国之君?还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亡国之君也就罢了,附身“扶不起的阿斗”咱也认了,难道不能早个十几年?现在诸葛亮已经驾鹤西去,蜀国的五虎上将也不在了,我还玩个屁啊? 怀里的女子见刘闪面色凝重并且一语不发,急忙柔声说道:“陛下,您前日托李福前去问安,想必他已经带回丞相的嘱托;丞相肯定会排好身后之事,您不要过份悲伤!” “我哪是为诸葛亮的死悲伤啊!我这是心里苦啊!”刘闪无奈地暗自叹息。 绝望之余,刘闪色迷迷地盯着枕边秀色可餐的女子,不由自主地吞了一大口口水:管他呢!诸葛亮才刚刚去世,蜀汉亡国还在29年以后! 管他什么丞相殡天,管他什么永安急表,既然无法重新选择,好歹还能享受几十年,这辈子也值了! 看着怀里温顺的女子,刘闪的喉咙咕咚一声响,欣喜地扶摸着女子的身体,温暖,顺滑,刘禅的妃嫔果然是极品! “皇上起身!”门外突然传来不男不女的尖叫声,正是自称黄晧的那个人。 “吱嘎!” 门被推开了。 “卧槽!” 刘闪急忙放开怀中的女子,心里不停地咒骂着:怎么跟电视上不一样呢?这个黄晧还真大胆,未经允许就敢擅闯皇帝的寝宫! 哼!你这死太监!敢坏老子的好事!等我找到机会,必定剁了你个***! 怀里的女子浅笑着,面向刘闪慢慢退出背窝,看着眼前光溜溜的女子,刘闪的喉咙再一次“咕咚”一声响。 一名太临来到床边,用薄毯将女子包裹后背着离开,刘闪正在考虑自己该怎么做,几名***的婢女已经来到床边,一名衣着不同的太监来到床边低声说道:“陛下请恕罪!小奴也是逼不得已,吴太后就要到了!” “吴太后?”刘闪疑惑地问道。 难道刘禅也怕这个吴太后?她怎么姓“吴”?难道是吴国派来的?这里不是蜀国吗? 未等这名太监说话,刘闪掀开被子准备起床,这才发现自己也没穿衣服,眼见床边还有几名婢女,赶紧钻入被窝中。 “陛下,快紧起身吧,这个吴太后狠着呢!前几天小奴被她打了10个板子,***现在还痛呢!” 刘闪自然听过黄晧,知道刘禅最宠信他,不解地问道:“她应该知道你是我……朕的人,怎敢打你?” “哎,陛下还没睡醒呢,赶紧起身啦!”黄晧急匆匆地说道,赶紧催促几名婢女:“你们快点啊!” 几名婢女突然掀开被子,刘闪正要躲避却被她们拉住双手,几人小心又熟练地帮刘闪穿好衣衫,另有几名婢女捧着漱口杯、脸盆和毛巾等物品鱼贯而入,简直跟电视上的一模一样。
刘闪笨手笨脚地学着电视中那样,接过婢女送来的物品洗漱梳洗完毕,此时天仍未放亮,刘闪已被黄晧拽出寝殿。 “你们快点啊!小心掉脑袋!”黄晧不停地催促着引路的灯笼婢女:“这吴太后是征北将军吴懿的妹妹,先皇的四夫人,宫里谁不怕她啊!” 吴太后有那么恐怖吗?刘闪这个“冒牌货”听了一阵哆嗦,要是自己被吴太后看出破绽,必会遭到杀身之祸。自古帝王之家没有亲情,他们连自己的亲人都杀,何况自己是个冒牌货! 四处漆黑一片,刘闪想逃跑又不识路,只得在黄晧和几名太监的簇拥下来到“蜀王殿”。
“蜀王殿”本是刘备自称“汉中王”后新建的议事之所,从刘备称帝、驾崩直至现在,“蜀王殿”一直未作更名,所有的朝会都在这里举行。 这个蜀王殿着实简陋,不过并不重要。刘闪心里郁闷着,自己这个“冒牌货”刚刚穿越过来,正想对枕边***的嫔妃做点什么,偏偏遇上前线急表,硬生生地被拉来上早朝! 蜀王殿内,龙椅旁端坐着一个70岁左右的妇人,其眼神让人不寒而栗,殿内十几名大臣席地而坐,全都愁云惨淡。 刘闪基本能听懂这个时代的话,黄晧似乎也能听懂自己的话,可惜刘闪不知道上朝的礼节,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对吴太后行礼,也不知道怎么行礼,担心自己露出破绽。 看着吴太后凌厉的眼神,刘闪突然灵机一动,“扑通”一声双腿跪地,学着电视上那样号啕大哭:“诸葛……呃……相父……” “陛下!丞相殡天了!”李福跪地哭泣,转述了诸葛亮的临终遗言,朝中众臣无不动容哀叹。泪点本来就低的刘闪再也不用辛苦地演戏,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掉。
“相父……啊……天亡我也……”刘闪干脆学着小孩那样捶胸顿足并满地打滚,众臣赶紧将其扶坐在龙椅之上。 一旁的史官急忙记录道:福泣奏丞相已亡;福细述丞相临终言语,陛下闻言大哭曰:“天丧我也”;遂哭倒于大殿之上。 “陛下!这是丞相临死前的遗表!”说话的男子躬身而立,双手恭敬地托着一卷白绢,黄晧上前取下后送到刘闪手中。 白绢上的文字应该是繁体的隶书,刘闪只能认识几个常见的字,擦干眼泪后装模作样地仔细阅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足以看出他对蜀汉,对刘氏家族,或者对自己这个后主的忠诚。
在一千多年后的现代,诸葛亮的事迹几乎人尽皆知,他也是刘闪最为钦佩的大贤之一。 刘闪既然已经成了刘禅,在这朝堂上,他理应以皇帝的身份安排“相父”的身后事,可惜刘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也对这个时代的官员职能一窃不通,生怕自己乱说话引起“穿帮”,只得求救般地盯着黄晧。 “陛下身体不适,退朝!” 黄晧心领神会地高声大呼,这种事情他可没少做。殿下众臣一脸的无奈,对他们而言,这样的事情已经见得太多了。 “慢着!”刘闪突然大声说道,待众臣停下脚步后又犹豫起来,吱吱唔唔地说道:“呃……我……朕身体不适,丞相身后之事……就有劳各位爱卿……代朕处理吧!” PS:本书是不一样的种田文,穿越而来的主角并没有强大的金手指,全文主要分两条线,一是主角的“内政”和“改革”之路,二是姜维的兵法,与吴、魏两国的将领斗智斗勇,这两条线平行进行。
回到三国做刘禅免费阅读
第2章 千里急救
刘闪毕竟不是真正的刘禅,刚才吴太后的眼神确实可怕,刘闪担心露出破绽引来杀身之祸,收好诸葛亮的遗表后赶紧逃出大殿,黄晧在后面紧跟不舍。 刘闪慢慢地平静下来,无奈地接受了自己是刘禅这个现实,但刘闪不想做个“扶不起的阿斗”,更不想坐以待毙,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如今诸葛亮刚刚去世,而历史上的那个猛将并没有真正地谋反,刘闪觉得自己应该设法保住他,只是不知道是否来得及,毕竟两地隔着几百里难行的蜀道。 刘闪跟大多数现代人一样,多少了解一些公元234年之后的历史:诸葛亮灵柩回成都的路上,蜀国失去了魏延这名勇猛的大将。
此后,姜维为抵御曹魏,又进行了11次以攻代守的北伐;公元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关入蜀,攻克绵竹后刘禅未作抵抗就投降。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句话刘闪自然不会陌生。在蜀国后期,姜维北伐时国内已经无人可用,只能让年近80的廖化为先锋,可见蜀国人才之匮乏。 由于刘闪对现在的蜀国一无所知,既看不懂诸葛亮的遗表,也不认识朝中的大臣,更不知道自己可以信任谁,只能想到曾经学过的《出师表》中的话: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走出几步后,刘闪突然停下脚步,模仿电视里的话对黄晧说道:“给朕找个避静的地方,传向宠过来见朕!” 由于刘闪不了解皇宫内的布局,只能说“避静”的地方。黄晧明显愣了一下,他既听懂了刘闪的话,也明白他话里的意思,赶紧躬身说道:“陛下,您看宣室殿可以吗?” “可以,引路!” “诺!” 宣室殿类似于后世其他朝代的“御书房”,刘闪等了大约一刻钟后,一位年近40,浓眉大眼,身体极为硬朗的男子***殿内,叩拜后被刘闪扶起。 “将军,你现在身居何职?”刘闪问道。 刘闪用了“将军”这个词,并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因为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将军”这个词是对所有武将的尊称。
“陛下,建兴元年末将被封为都亭候,后来升任中部督;自丞相首次北伐以来,末将一直管理宫廷宿卫军,负责皇宫内外的安全。” 向宠说得极其明白,他现在的职位相当于其他朝代的御林军统领,刘闪正色说道:“向将军!我……朕有件重要的事情,只能由你去办!” “臣当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将军,事关重大,千万不能出半点差错!”刘闪严肃地说道,然后在向宠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向宠闻之并不惊讶,迟疑片刻后说道:“陛下,即是如此,如能颁道圣旨,末将定保万无一失!” “圣旨啊……这个……应该怎么写呢……”刘闪有些为难,他确实不知道如何发圣旨。 “陛下不必亲自动手,可以口述,让黄晧代写,再加盖玉玺就行!” 原来这么简单,你早说嘛! 刘闪心头一阵窃喜,急忙唤来黄晧写好圣旨,由向宠确认无误后,他钦点了几名最得力的护卫,迅速骑上快马离开皇宫。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能否救下他,能否改变历史,此举究竟是对是错,恐怕只能听天由命了! 做皇帝真好!什么事情都可以动口不动手,夜里还有不同的妃嫔暖被窝,刘闪很快就喜欢上了皇帝的生活,虽然是被后人唾弃的亡国之君。 此时天已微亮,刘闪想尽快熟悉皇宫各处,突然一名太监前来报告:“陛下,蒋琬和几名大臣有急事求见!” “蒋琬?急事?”刘闪自然听过蒋琬,知道他是蜀汉的忠臣,同时想起黄晧曾说过的“永安急表”,急忙说道:“让他们过来!” 几人进殿行礼后,最靠前的那名大臣急忙说道:“陛下,永安太守巩志急报:东吴以全琮为主将,孙恒、周舫为副将,引兵3万,在永安城外30里下寨,动机不明!” 刘闪不知道这几人分别是谁,他们行礼时也未自报名字,刘闪不知如何处理,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陛下,吴蜀两国虽有盟约,他们此举实在险恶,不可不防啊!” “陛下,永安城中仅有2000军士,如何抵挡东吴3万大军啊?” 刘闪穿越前本来就是重庆人,自然知道他们说的“永安城”,它位于现在的重庆市奉节县,是三国时代巴东郡与吴国接壤的边防重镇。据野史所言,诸葛亮和姜维都在此城布署了1万精兵,直到蜀汉投降时也不曾撤回。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白帝城托孤”不会陌生,其实它又称“永安托孤”。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伐吴兵败夷陵,退守白帝城,最后就病死于永安宫。 刘闪怕露出破绽,不敢问几人的姓名和官职,更不愿做一个丢失城池的无能昏君,赶紧问道:“莫非东吴欲取永安?” “陛下,盟约不过是一张废纸!一定是东吴探子得知丞相新亡,想趁我北伐大军未归,直取永安!” 刚才说话的大臣呈上一张地图,这张地图极为简单,完全不能跟现在的地图相比,刘闪有些失望,由于不认识上面的字,只得指着地图问道:“这几处是否驻有兵马?” “陛下,朐忍、羊渠、汉丰三县并未驻有兵马,不过李丰手上2000人的征粮队还在巴东郡。”
“相父新亡,永安***,但不能向东吴妥协!”刘闪郑重地说道:“令李丰率征粮队火速进驻永安;令巩志,如果全琮攻城,务必死守!” “陛下圣明!臣这就去安排!” 几个不知名的大臣领命而去,刘闪想到4000兵卒很难抵挡3万大军,必须得增加援兵才行,急忙说道:“慢着!” 几人赶紧返回,刘闪询问之后得知,永安城位于蜀国的巴东郡,与吴国的建平郡接壤,由于与吴国有盟约,所以周围几百里都没有布署兵马。唯一的兵马是诸葛亮的10万北伐大军,他们正在撤回成都,此时估计还未回到汉中。 即使如此,刘闪还是觉得应该让一部分北伐大军前去支援永安城,能否赶上只能听天由命了。既然要派大军去支援,肯定需要一个统兵之将吧! 想到此处,刘闪旁敲侧击地询问了参与北伐的将领和他们的官职大小,稍加犹豫后说道:“升姜维为卫将军,令他引兵5000,火速救援永安城。”
“陛下,姜维没有军功就升任卫将军,地位仅次于大将军,职位已在众多将领之上,恐怕难以服众啊!况且姜维乃是降将,臣担心……” 穿越而来的刘闪自然了解姜维,这比他们推荐的吴懿、吴班、廖化、张翼等人更精晓兵法谋略。 刘闪已经认定了姜维,坚决地说道:“诸葛……相父将毕生所学传于姜维,意在让姜维承其遗志,升他为卫将军合情合理。再者,丞相看人不会错,朕也相信姜维的忠心!就这样!” 几名大臣还想争辩,刘闪怕说话太多露出破绽,于是摆摆手示意他们离去,几人只好依言而行。
小编倾心点评
回到三国做刘禅小说全文在线阅读为您分享,小说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风趣幽默,再加上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欢迎喜欢本文的小读者来 未来软件园阅读!
相关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