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日前,《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5》发布,2015年百强县新鲜出炉,昆山位居榜首!看看2015百强县的完整排行榜吧。东部地区占55席,你的家乡是否有上榜?
日前,《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5》发布,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新鲜出炉,江苏省昆山市荣膺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一名。
在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东部地区占据了55席,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分别占20、16和9席。尽管东部地区入选的城市数量有所减少,但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在这份名单中的表现仍然最为抢眼,其中,山东省在百强中占据17席,江苏省占据17席,浙江省占据12席。这表明,山东、江苏和浙江在中小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具有难以撼动的优势。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由于区划调整,广东省实力较强的县市大多改为市辖区,因此,广东在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入选城市较少,但这不能否定广东省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就。江苏省昆山市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一名,湖南省长沙县、辽宁省海城市继续稳居中部地区第一名和东北部地区第一名,西部地区第一名则是四川的双流县。
立足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是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和政府效率四个维度对县级市、县和空间相对独立、含乡镇的市辖区以及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建市”条件的镇进行评价。
2015百强县的完整排行榜
在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中,江苏包揽前四名,苏州占有三席,其中,昆山位列第一名,江阴、张家港和常熟分列第二至第四名,太仓位居第七。在中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排名中,昆山位居榜首。
在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东部地区占据了55席,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分别占20、16和9席。尽管东部地区入选的城市数量有所减少,但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在这份名单中的表现仍然最为抢眼,其中,山东省在百强中占据17席,江苏省占据17席,浙江省占据12席。这表明,山东、江苏和浙江在中小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具有难以撼动的优势。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由于区划调整,广东省实力较强的县市大多改为市辖区,因此,广东在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入选城市较少,但这不能否定广东省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就。江苏省昆山市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一名,湖南省长沙县、辽宁省海城市继续稳居中部地区第一名和东北部地区第一名,西部地区第一名则是四川的双流县。
绿皮书显示,2015年广义中小城市经济总量达53.9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7%;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为69.4,社会民生取得较大进步;中小城市两型指数为59.7,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水平提升明显。分区域情况看,东部地区仍然表现最好,东部地区的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达到了76.0,领先于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65.2、68.9、64.2)。与过去几年有所不同的是,中部地区成为科学发展水平指数提高最快的区域(提高了0.4个百分点)。与2014年基本类似的是,东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科学发展水平指数仍然提高较慢,仅提高了0.1个百分点。
据了解,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体系建设是国内专注于中小城市领域的科学性、全面性、权威性科学发展指数系统研究工程。截至目前,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体系研究工程囊括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以及三个子体系,即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市辖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和建制镇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从研究对象上看,已扩展至中小城市领域的361个县级市、1596个非建制市的县级行政区划、648个市辖区和2万余个建制镇。县市、市辖区、建制镇三大层级的划分,确保了研究对象有可比性;综合实力、投资潜力、“两型”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四大维度相互区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城市科学发展的个性特征,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质量水平。
以上就是今天小编带来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未来软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