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里巴巴作为一支即将上市的公司,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淘宝和天猫是阿里巴巴的大头,为阿里提供了八成的收益,如此一个利益核心被扣上了“贩卖假货”的帽子,阿里不得不做出行动来制止这种损害名声的事的发生。但是淘宝是假货纵横的发源地,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在阿里即将上市的这个节骨眼,发出严厉打击假货的声明,这到底用意何在?
最近针对淘宝假货的议论声不绝于耳,这并不足为奇。熟悉淘宝的人都知道,假货几乎成为了淘宝的招牌,据美国跟踪假冒产品公司NetNames估算,淘宝上的商品20%~80%都是假货,即使是以20%这个较小的份额来计算,以淘宝大基数的商品环境下,假货数量仍然触目惊心。反问马云,这么多年淘宝一直处于打假的状态中,并且打假力度越发加强,但为什么淘宝假货的份额居高不下呢?这到底是一场秀还是另有目的。
追溯到淘宝刚上线的时候,C2C网站和易趣打起了争夺战,当时淘宝的份额很少,想到***易趣的话,就要吸引商家入驻,从而增加淘宝份额,这时淘宝借助免费政策,吸引卖家的眼球,果然,免费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的商家,不管是大品牌还是小商小贩都走进了淘宝,凭借其超低的价钱,打响了淘宝的名号。试着采访长期网购的人,为什么这么亲睐与淘宝网购,得到的答案只会有一个,就是低廉的价格。所以,假货是淘宝兴起的最大功臣,如今淘宝大打打假的旗帜,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先不讨论淘宝打假真正的目的何在,就目前的打假效果来看还是很不乐观的。打假的第一步还是应该从完善自身平台来入手,诚实守信是第一要素,不能欺骗消费者。就比如,如果卖的商品的确是仿制品,应该在网站上标注其是非正品,不能让顾客误以为是真品而错误购买。即使是仿品,质量也得有保障,不能因为价格低廉,而贩卖质量差的产品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这一切都需要整治电商平台,做好正确的引导,营造真实、诚信的氛围。
除了电商自身的规划发展,监督力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对那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以及商家,淘宝应该联合其他部门严加查出,并且对查处结果进行通报批评,更严重的要加以惩罚.淘宝还可以联合消费者,做好监督工作,一旦发现假货,经过证实之后,处于严重的惩罚。这样两者相结合才能有效的提高打假率,将那些不法之徒挡在淘宝之外。
淘宝打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个长期的奋战过程,也需要社会各级的相互配合。具体的效果如何也要看马云的策略,和淘宝团队的智慧,最终淘宝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