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傻子王二柱林芳第十一章至十二章全文完结在线阅读:林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对王二柱这样一个傻子有这种想法。或许 , 是她可怜王二柱孤苦无依吧 , 如果她再离开了这个家 , 王二柱就真的没有任何亲人了,只有饿死街头。开头写的很有诱惑性,继续往下看,现在只能说逆境中的长大的人都会比常人谨慎许多。
乡村傻子王二柱林芳在线阅读第11章 方家
直到暮色降临,蔡氏才焉头耷脑地回来。
她是个藏不住心思的人,什么都摆在脸。
因此大家一见她脸色,便知结果不好。
当下且忍住不问,等吃了晚饭,清哑楼去了,三个小的也打发睡了,父子婆媳才又聚集在房,一齐问蔡氏详情。
蔡氏没办成这事,自觉丢脸,愤愤骂道“不晓得哪个烂了舌头的乱说说张福田勾搭李红枣,是不满意咱小妹,嫌她小时候得了哑巴病,说话不利索。我娘才露了点意思,江家婶子问清哑会不会说话。我娘说没有的事,说的好着呢,都是张福田和李红枣不要脸江家婶子支吾,说她家明辉脾气古怪,相看了好些闺女,没一个看的,她不敢瞎做主,这事要问儿子意思。”
众人都听明白了,这便是流言的恶劣影响。
所以不论官家还是百姓,富贵的还是贫贱的,凡为人都注重一个名节和声誉。像退亲这种事,对姑娘家的名声最有影响了,严重的从此无人问津。郭家退亲,张家和李家名声扫地,郭家自己也没逃过一劫,可谓三败俱伤
屋里安静下来,外面秋虫“叽叽啾啾”鸣叫声清晰可闻。
郭守业和吴氏正蹙眉思索的时候,蔡氏忽然道“爹,娘,你们也别太急。真到那一步,让大头菜娶清哑。我娘可喜欢清哑了”
郭大全急忙抬脚踢向媳妇,却已经晚了。
吴氏和郭守业一齐朝蔡氏瞪眼,目光简直要杀人。
郭大有和郭大贵也生气地看向大嫂,只阮氏垂眸不动。
大头菜是蔡氏的弟弟,天生一副烂泥扶不墙的性子,因此一直没相到媳妇。蔡氏是想清哑要是嫁不出去,弟弟可以捡个便宜,好过清哑当老姑娘,她也帮公婆解决了烦心事,谁知却犯了众怒。
见家人面色不好,郭大全也恼怒,心想小舅子那副德行,媳妇也真敢想,难怪爹娘不高兴。因朝蔡氏喝道“什么那一步你说哪一步咱小妹还能嫁不出去笑话你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
男人很少发火,蔡氏吓一跳,再看一眼公婆,惴惴低头。
吴氏横了大儿媳一眼,不知为什么居然没发作她。
“老大,明儿你跟你媳妇陪我去镇。家里织的锦和布也该拿去卖了。”她对郭大全吩咐,跟着又很随意道,“顺便也带清哑去逛逛。”
郭大全听了一怔,顿了下急忙答应。
郭守业也诧异地看向吴氏,不明白这大忙的时候,她怎么忽然想去镇逛了。忽听她又问蔡氏“这农忙的时候,江家铺子也不关门”心一动,遂明白过来。
蔡氏笑道“不关门。江明辉一年到头都在铺子里。”
吴氏“哦”了一声,扭头对郭守业道“田里的事也不能耽搁,出些工钱,叫老杨和老朱带人帮忙收拾。明早我和二媳妇起早做些饼带着,再装些蜜枣、菱角,去镇卖了贴补回来。”
郭守业点头,道“叫老三也去。问问棉花什么价。”
至此,大家都明白了吴氏的意思,彼此心照不宣。
闲言少述,次日鸡叫头遍,郭家婆媳都起床了,进厨房忙碌;郭家父子也里外张罗、将所带土产搬船。
清哑终于也被惊醒,而吴氏也楼来叫她。
听说要去镇,清哑很欢喜,她正有好些东西要买呢。
这里什么都没有,电视络那些不说了,书籍也没有,想弹琴也没有,连画个图样、写几个字也找不到纸笔,她最耐得住寂寞安静的一个人,也觉得难以煎熬。
当下,她取出自己全部私房银子,有一两多,下楼去了。
出发的时候,郭勤三小闻声赶到水边,死活也要跟去。
郭守业一嗓子喝住郭勤郭俭,却让郭巧跟去。
这样安排有两个用意一是老大夫妻走了,老二夫妻留在家干农活,带他闺女去逛,以示公平;二是有郭巧一路陪着清哑说话,清哑自在些,这相亲不露痕迹。
双桨荡开,乌篷船游入荷叶深处。
清哑揽着郭巧静静坐在前舱,姑侄两个都看不够似的望着外面。前方,郭大全和郭大贵轮换摇浆,一推一拉悠然自得;身后舱内,蔡氏“呱啦呱啦”高门大嗓子跟吴氏说话,什么“这块田是谁家的”,又什么“那屋子是谁家新盖的”等等,清哑总也没听真切。
等到了乌油镇,只见两边灰墙青瓦的民居、前方跨水而坐的拱桥,都尽显六个字小桥、流水、人家,她便痴了。
船在水行,人在画游。
前世,她没能学,爸妈除了尽可能教导她,还领着她跑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高原海滨,让她认识各地风土人情和历史。旅游开销是她家最大的支出。爸妈所有的收入,加她开书屋一年十几万的收入,基本都用来旅游了。大部分还都是自助游,花费很节省。只要能挤出一点空,一家三口会出行。
她去过的地方,少不了江南水乡。
眼前这地方,便像极了江南水乡
乌镇、西塘、周庄
却那些地方更古朴、更原始。
乌篷船靠近乌油镇渡口,嘈杂的人声扑面而来。
清哑深吸了一口水乡浓郁的气息,四下打量。
渡口建在一处堤岸下,沿岸水并列停泊了无数大小船只,黑压压盖住这片水面;形形***的人或船、或下船去镇,川流不息。
郭家兄弟找了一处空挡,将船***去挂住缆索。
“你看船还是我看船”郭大全问郭大贵。
“当然是大哥看船。”郭大贵笑道,“大哥,我也想去镇逛逛。你待这吧,回头我带几个油炸果子给你吃。”
郭大全无奈摇头,道“好,好当什么好差事。别忘了,还要卖东西呢。你要怕难为情,张不开口,还是让我去。”
郭大贵忙道“我皮厚的很,不怕难为情。我卖”
说完俯身搬起一只竹篓下船。
蔡氏和吴氏也各自挽了一只篮子,招呼清哑下船。
当下,几人进入集市。
清哑牵着郭巧,徜徉在街市,心头弥漫熟悉的感觉青石地面,窄窄的街道若是临水的街市,则家家廊檐都盖得伸出好长一截,廊下支着货摊,无论晴雨天气,都不受影响做买卖。
她的心便悠闲下来,仿佛来旅游的。
心里记挂着正事,吴氏不愿耽搁,径直转入后街。
说是后街,像村庄一样。
相集市,只少了铺面,却有许多挑担小商贩。
拐弯抹角的,他们来到乌油镇最东头。
这里有几家大院子,门前朗阔,一看是富家。
来到一家门前,吴氏赔着笑脸招呼一个妇人,“张妈妈,还记得我吗去年你说要蜜枣的”
吴氏言语活络,又是老主顾生意,很快身边围了一圈人。
当下郭大贵装货,蔡氏过秤,吴氏算账收钱,忙开了。
清哑见这样,便扯了扯郭大贵的袖子。
郭大贵回头,见妹妹朝前方示意,忙问“小妹你要去那边你去吧。别跑远了。有事叫我。”
清哑点点头,遂牵着郭巧往前走去。
吴氏忙对他道“你跟你妹妹去。这有我跟你嫂子照应。”
郭大贵巴不得一声,抽身退出人丛,追着清哑去了。
前方有座老宅院,主人姓方。
方家乃有名织锦世家,祖籍本在临湖州。数十年前,两湖之地织锦业发展迅猛,朝廷便在湖州和临湖州交界的霞照县设锦署衙门,管辖两地织锦生产及交易,每年的织锦大会也在霞照县召开。
方家便是在那时令二房一支迁来霞照县拓展。
因乌油镇水陆交通便利,二房在这里盖了宅院,以作后图。
然其后发展出乎意料,方家长房势微,二房逐渐撑起家业。
几年前,他们搬去湖州府城,这地方便搁置荒废了。
此时,方家高墙内,大少爷方初正和好友韩希夷急匆匆往后院码头行去,却被小厮圆儿拦住。
他脚下不停,嘴问道“什么事,快说”
圆儿忙道“遵少爷嘱咐,屋里摆设都换了。那些旧的”
方初不等说完,便道“这个也问或送人或扔了。你要舍不得,卖几钱银子打酒喝也随你。”
圆儿道“不是啊,少爷”
方初停步,看着小厮沉脸。
见圆儿惶然,韩希夷忍不住笑了。
圆儿也觉得自己惹怒了少爷,赶紧长话短说“是古琴少爷从小用的那架古琴碰坏了的,小的不敢随便扔,所以来问少爷是找人送去修好了搁着呢,还是扔了”
韩希夷笑道“原以为是个蠢的,原来是个有心的。”
方初也笑了,对圆儿道“你这样心细很好。不过我才买了新的,那架琴岳山碰坏了,纵然修好了我也不会再用,不过做个摆设当念想,还是别费心费力了。你拿去”
他沉吟了一下,道“还是别扔了,扔了太煞风景。你随那些家具一块处置吧。或者有人要呢,也算物尽其用,不辜负它跟随我一场。”
圆儿忙道“是,少爷。”
方初又问“还有事吗”
圆儿笑道“没有了,少爷。小的一切布置妥当了,等少爷和谢姑娘回来。”
韩希夷笑道“好小子,你竟你家少爷还盼着谢姑娘来。”
圆儿赔笑道“谢姑娘将来是少夫人,小的当然盼了。”
方初挥手道“别捡好听的说。去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和韩希夷走了。
这里,圆儿看不见少爷背影了,才转头。
少爷走了,这院子他作主了。
当下指挥人将旧的家用器具往门口搬,等旧货行的驴车来拉走,那架古琴也在其。
清哑在这时候来了,一眼看见那架古琴。
她忙走前,见满地摆的都是家具,又都随便堆放搁置,便知这家人在处理旧家具。
乡村傻子王二柱林芳在线阅读第12章 争琴
清哑托起古琴仔细查看乃是一架蕉叶,飘逸的琴身,线条十分优美,可惜的是岳山边缘碰裂开,琴弦松弛,琴轸也断了。
郭大贵凑过来问“小妹,看这个做什么都坏了。”
他没见过琴,更不知做什么用的,但也看得出这东西坏了。
清哑没出声,继续检查。
这时院内有人出来了,问“干什么”
清哑抬眼看过去,是个青衣小少年。
那少年见了她,重又问“这位姑娘,有何事”
清哑托琴问道“卖的”
少年点头道“卖的。姑娘想买”
清哑点头,期盼地看着他,似乎等他开价。
少年道“这些东西我们一把卖给旧货行了。姑娘单要这琴”
清哑急忙重重点头,目光带了些恳求。
把古琴卖给旧货行,那不是糟蹋东西嘛
郭大贵忙扯了妹妹一把,低声问道“小妹,你买这个琴做什么要买也买好的,这个坏了,你还买”
清哑冲他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插嘴。
机缘难得,她是要买这坏琴。
否则,一架好琴可不是郭家这等人家能买得起的。
她正费力酝酿言辞,准备跟那少年讲价,左边来了个赶驴车的汉子,高声喊“小哥,我来了。”
少年笑道“汪老板来了。装吧,都在这了。”
那汉子跳下驴车,扫了一眼堆放的家具,正要说话,忽看见清哑手的琴,忙问“这琴也是”
少年道“是。可这位姑娘要买。”
汪老板猛摇头,道“不成,不成,说好了都给我的,怎么还给旁人琴我也要。”
清哑听了,转身将琴塞给郭大贵,还拉他手臂环抱住琴身。
郭大贵立即明白妹妹的意思这是坚决不让了。
难得妹妹有这么坚持的时候,他也不管琴坏不坏的问题了,马道“我们先来的,都跟这小兄弟说好的。让给你,凭什么”
郭巧也仰起小脑袋,大声道“这琴我买了。”
清哑不禁莞尔,望向那少年。
少年被她目光恳求,不忍拒绝,便对汪老板道“汪老板,你开的是旧货铺子,这琴碰坏了,你拿了也不容易卖,让给这位姑娘吧。”
汪老板连连摇头,断不肯依。
旧货铺子怎么了
有那好古的人专门喜欢往旧货铺子淘换好东西。
他虽不会弹琴,但想方少爷用过的琴肯定不差,碰坏的地方找内行人修好了,搁在店铺里,若被那淘换古董或者善音律的人买去,岂不能赚一大笔
清哑见他眼满是算计神色,心生一念,决定拼着连这些旧家具一齐都买了,也不能将这架琴让给他。
这些旧家具想必不值什么银子,她应该能买得起。
但只要一入旧货铺子,再想买的话,不是这个价了。
想罢,她对那少年道“都买”
汪老板听了吓一跳,嚷道“我先谈妥的。”
郭大贵见清哑这样坚持,真是从未有过的事。
他护妹心起,暗想自己也带了私房钱,本来想帮小妹买东西的。小妹既然喜欢这破琴,应该帮她买。自己的银子,加小妹身带的,将这些旧家具一齐都买下来想必够了。
于是他道“你先谈的我们出价高。”
汪老板见他拆台,气急败坏。
正在这时,圆儿走了出来,问“吵什么”
那少年忙道“圆儿,这两人都要买这些东西。”
圆儿皱眉道“不说好了给旧货行吗”
汪老板大喜,连连点头道“对呀,咱们都说好了的。”
遂理直气壮地走到郭大贵跟前,伸手道“拿来吧”
郭大贵抱紧琴,后退一步,不让他碰。
郭巧则往前一站,张开双臂大声道“我们买的”
圆儿和先前的小厮低头看向小女娃,有些错愕。
圆儿本姓殷,汪老板便道“殷小哥,你看他们”
清哑朝圆儿走近几步,望着他微微一笑。
“琴,乃高雅之物。不会操琴,拿了也明珠暗投。”
她说了自来这异世最长的一句话。
圆儿见她服饰虽不算顶出色,却亭亭玉立,秀美纯净,心内先有三分好感;及至听见她说话,更显不俗,忙点头道“我家少爷刚才还说呢,这琴扔了太煞风景,要是能物尽其用,也不枉跟他一场。姑娘既然会弹,拿去吧。”
清哑不想这家主仆如此通情,欣喜地笑了。
那汪老板则急了,道“殷小哥,给我也一样啊。”
圆儿把他下一扫,除了满身市侩气,什么也没有。
他便“哼”了一声,道“你会弹琴”
先前那小厮嘲笑道“对牛弹琴还差不多。”
汪老板尴尬道“我不会。可不是说好都给我吗”
圆儿翻眼道“是说好卖给你,可没说卖多少件给你。这琴我不卖了,不成吗你再说,我再拿回来几件东西。你不要算了”
汪老板听了傻眼,忙道“我要,我要。”
但他终究不甘心,对着清哑撇嘴道“这姑娘会弹我才不信呢。你怕是都没摸过琴吧。你要弹一段给我们听了,我服气,不跟你争了。”
圆儿看向清哑,显然也想确认自己是否看错了人。
清哑走向郭大贵,从他手接过琴,放在一张旧桌。然后,她移了张凳子坐在桌前。再然后,又招手叫郭大贵过来,将琴弦复位,让他紧紧按压住碰裂的部位,自己随手拨弄起来。
郭巧欢喜地凑到桌前,满眼新地看着小姑。
一连串叮咚声起,听的人都大眼瞪小眼。
然圆儿听了一会,忽然叫道“我听过,我听过这曲子我们少爷弹过。哎呀,姑娘弹的真好听”又转向汪老板道“这下你信了吧看看人家那架势,一看是经常弹琴的。这琴给你好明珠蒙尘,糟蹋了;给这位姑娘才是对的。”
他其实也不懂音律,只觉曲调很熟悉。
殊不知古琴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一般人都可感受其安静悠远之意。他听自家少爷弹的多了,虽分不清哪支曲子,好歹混了个耳熟。且他也有些耳力,是能分辨清哑弹的流畅不流畅,以此来区别她是外行还是内行。
汪老板见清哑果然会弹,再无话说,自认倒霉。
清哑只弹了一小段流水停下了。
琴坏了,哄哄这些门外汉还行,老弹是不行的,都走调了。
当下她将琴还交给郭大贵抱着,自己解下荷包付账。
郭大贵忙道“小妹,我这有银子。我帮你买。”
圆儿笑道“姑娘,这琴坏了,你拿回去还要花钱修呢。送给你,不要钱了。”
清哑听了手一顿,眼角余光瞥见吴氏匆匆跑过来。
原来,她看见这边围了许多人,不知怎么回事,有些担心儿女,又见枣子卖的剩不多了,遂吩咐蔡氏一个人操持,她则匆匆赶过来看究竟。
“大贵,清哑,你们做什么”她喊道。
清哑心思一转,有了主意。
她迎前,从吴氏臂弯里接过装饼的篮子。
“清哑,你”吴氏疑惑地看着闺女。
清哑示意她先别问,把篮子往圆儿面前一送。
“这什么”圆儿瞅了吴氏一眼,好地问清哑。
清哑掀开盖篮子的厚棉褥,拿出一个饼递给他。
“一点心意。”她微笑道。
圆儿无法抵抗这微笑,接过饼咬了一口。
“嗯,好吃。”他真心赞道。
“真的我也尝尝。”先前那小厮也要吃。
清哑便将篮子塞给他,“都拿去。”
这样,她还占了大便宜呢。
圆儿也不客气,笑道“多谢姑娘。”
他心知这姑娘不愿白拿古琴,所以送饼给他。
虽然东西不贵重,足以表明她是个有节操之人。
而他,对古琴换了一篮子饼觉得很值。
银子他有,可这饼却是他没吃过的味道,能尝新当然好。再说,算卖给旧货行,也卖不出几十,白让那奸商从谋利。
吴氏则急了,要前拦阻。
郭大贵忙赶过来,一把扯住娘,不让她前。
吴氏目光落在他胸前,诧异地问“这什么”
郭大贵笑道“琴。小妹买的。”
郭巧也抢着道“小姑会弹。好听。”
吴氏听得云里雾里,但抓住了重点,问“多少银子”
郭大贵道“人家没要银子。小妹才送饼给人家。”
他开心地笑着,觉得妹妹真聪明。
刚才那汪老板一心争抢,让他觉得这古琴必定不凡。
然吴氏可不懂,不相信地问“这东西值一篮子饼”
郭大贵忙低声道“娘,别不舍得。清哑可喜欢了。刚才那个人还想跟我们抢,清哑差点准备把这些旧家具全部都买下来也不肯让他呢。后来人家说小妹要是会弹,送她。小妹弹了,他送了。可白要人家东西总不好,送些饼是个心意。不然,小妹真要花银子买,娘你还能不让买”
他不信了,爹娘对小妹百依百顺,还能不舍得一篮子饼,不许她买个破琴
果然,吴氏一听这样,便不言语了。
然她又纳闷地问“清哑怎会弹这个”
郭大贵摇头道“这我也不晓得。等会再问。”
他还没告诉娘这是个破琴呢。
若说了,依娘的脾气,肯定连饼也不给人家了。
他直觉不能让娘知道,否则小妹会难堪。
但他不说,吴氏还不会看
她舍了一篮子饼,自然要好好看看换的什么东西,值不值。
这一看,看见那琴碰裂开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乡村傻子王二柱林芳第十一章至十二章全文完结在线阅读,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