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在家自己就可以完成体检——专注于体征数据监测设备开发的美国初创公司Scanadu正在助力实现这一过程。
Scanadu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随身医疗设备开发商。2013年推出主打产品Scanadu Scout,这个圆形的小块里面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内藏陀螺仪、电极、发光二极管、加速仪等其他传感器。把这个小块贴着额头10秒,Scout对应的APP就能显示出用户的各项身体指标,包括脉博、心跳、心脏电讯号、体温、心跳变化、血氧饱和浓度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医疗。
这家公司所做的移动医疗监测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在2013年11月获得1050万美元的A轮融资之后,今年4月,公司已完成35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复星医药、腾讯、宽带资本CBC等。众多亚洲投资机构将有助于Scanadu开拓中国市场。
事实上,在公司众筹阶段,Scanadu Scout就已经刷新了当时由另一家初创公司Indiegogo创下的众筹记录,在一个月的时间中筹到166万多美元,超过众筹目标1662%。
特斯拉创始人艾伦·马斯克(Elon Musk)还一度成为Scout的代言者。2012年使用过该产品后,他曾经评价说“这就是世界需要的产品”。
目前,这款“世界需要的产品”已经获得了美国药监局(FDA)的批准,允许其作为“研究设备”(Investigational device)使用,这也意味着它可以在研究环境下进行使用和临床试验。此外,Scanadu也正在尝试获取美国和中国的医疗器械设备许可。
虽然还未能大规模深入千家万户,但可以预想Scanadu将为个人移动医疗注入新动力。未来每个人都可能拥有自己专属的“掌上医生”,个人的医疗监测数据在智能硬件的配合下都可以打包到手机上。
移动医疗市场前景巨大,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提出的“互联网+”,让人们对“互联网+医疗”产生了无限联想。据易观智库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19.8亿元,同比增长50.0%,预计2017年将达到200.9亿元,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8.5%。移动医疗未来两年将高速发展。
面对数百亿美元的移动医疗市场,很多公司都希望分一杯羹。中国的BAT们已经纷纷开始布局:腾讯最早,去年10月就以超过1亿美元投资挂号网;2015年1月,百度与301医院达成战略合作,随后又上线百度医生APP;阿里拿出了阿里健康云医院平台,并在2015年3月上线了阿里健康官网。
与此同时,部分医院已经把互联网+医疗作为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增长点。以网上挂号起家的挂号网正在大力推广其“微医”产品,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都推出了移动端产品,其中春雨主打“值得信赖的私人医生”,将“自我诊查”、“数据跟踪”融入到产品中。
苹果在今年的发布会上也隆重推出了research kit,目前已经推出了5款APP,涉及帕金森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乳腺癌等。可以实现触觉、声音检测,以及行走及平衡诊断等功能。
Scanadu创始人Walter De Brouwer之前曾说,“技术变迁可能引发社会剧变。健康也会变成数据,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数据是可以改变和掌控的。‘诊断’(diagnosis)这个词将消失,会被一个更适合21世纪的词汇——‘建议’(recommendation)所代替。”
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减少医患费用,降低沟通成本。传统医疗行业中针对挂号、排队、医院就诊、诊后复诊等业务都有可以探寻的市场,像Scanadu这种产品除了帮助用户完成自我检测,未来还会有更多功能值得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