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正在考虑是否为iPhone6s更换屏幕

时间:2015-07-251144举报小编:admin

    上周有行业内消息称苹果公司内部正在认真考虑放弃现有的In-Cell触控面板,重新拾起N年前的G/G面板。要知道,早在2012年iPhone5发布的时候,G/G面板就已经被In-Cell面板所取代,那究竟是为什么苹果要抛弃现在的触控面板重新使用G/G面板呢?接下来跟着小编去了解下吧!




    In-Cell与G/G结构对比


    从屏幕的结构上看,我们可以很清楚也很轻松的将屏幕分为3个部分,由上到下的分别为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而这三部分一般来说需要两次贴合,在保护玻璃与触摸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而另一次的贴合则是在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按贴合的方式分可以分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


    在这几次贴合中,如果采用框贴显示效果将大打折扣,而全贴合则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面板与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相较于框贴来说,可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全贴合技术取消了屏幕间的空气,这有助于减少显示面板和玻璃之间的反光,可以让屏幕看起来更加通透,增强屏幕的显示效果。


    In Cell 技术方案就是全贴合的一种。In-Cell 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即在显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能够降低贴合的次数,无疑这将提高全贴合的良品率,另外也能使屏幕变得更加轻薄。


    G/G 触控技术则是此前比较主流的一种技术。它是双玻璃,一个玻璃有 ITO,也就是感应,一个玻璃是保护层,也就是说它的结构是传感器玻璃+ 钢化玻璃盖板结构,然后再和显示屏贴合在一起。上图就是 G/G 贴合和 In-Cell 全贴合的区别,In-Cell 比 G+G 少了触摸屏这一层。


    G/G技术特点


    G/G方案则是因为在显示屏上增加一层玻璃或一层膜的形式实现触控,由此带来的厚度和重量增加等问题,所以这种技术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份额有所缩减。但是G+G触摸面板的优势是坚硬耐磨、耐腐蚀、透光率高达91%,对屏幕画面影响不大、玻璃屏幕非常光滑,手指划过去如行云流水,操控手感非常滑顺、高可靠性、使用寿命和粘合度非常高。G/G触摸面板也让苹果开发无边框iPhone成为可能,因为目前In-Cell 触摸面板的边缘触摸敏感度并不高。




    In Cell技术优缺点


    In-Cell的方案可以相对减少贴合次数,这样也就达到了节省成本和提升贴合良品率的目的。另外由于少了一层触摸层,从而也可以达到节约材料成本和实现轻薄化。


    但虽然全贴合的优势很大,但良品率相对较低,而且一但In-Cell损坏,那么损失的不仅是触摸屏,显示屏也会一同报废。因此目前In-Cell技术让制造商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其仍然只是高端智能手机的首选技术。虽然目前有苹果这个行业巨头推动In-Cell技术,但市场的反响仍然不是太好。


    行业也指出In-Cell触控技术并不一定占优势,不能实现柔性制造,当面板弯曲,精密度很难做到,因此苹果才不得已考虑是否重新使用G/G面板。







    苹果公司在AppleWatch这款设备的柔性屏幕就是使用的G/G技术,它的敏感度给苹果公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供应链消息也显示,苹果公司也同样认为如果使用G/G面板的话,那么他们的供应链将能大大简化,同时减少整体的生产时间。

    在未来,苹果还会为iPhone增加Force

    Touch技术,这种技术对屏幕的敏感度以及柔性也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如果In-Cell技术不能得到一定完善的话,那么苹果到时只能选择G/G技术了。还有,如果两者成本相差很多的话,苹果公司一定会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那个技术。